Linux下如何高效切換目錄?
Linux 下對于目錄的切換,大家肯定會想到一個命令:cd 命令。這個是 Linux 下再基本不過的命令,如果這個命令都不知道的話,趕緊剖腹自盡去吧。
cd 命令確實很方便,但如果需要頻繁在下面的目錄切換,你可能要懷疑人生了:
- /home/alvin/projects/blogdemos/linux-system-programming/thread
- /home/alvin/projects/blogdemos/diff
- /home/harry/study/日本文化/中日交流/影視業(yè)/動作片
如果只會 cd 命令的話,那么就需要不停地 cd ,直到你發(fā)瘋。
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如何高效進行目錄切換呢?良許給大家介紹三個命令:pushd 、 popd 、 dirs 。
這三個命令其實都是對 目錄棧 進行操作,而 目錄棧 就是一個保存目錄的棧結構,該棧結構的頂端永遠都存放著當前目錄(敲黑板了,重點!!)。
有編程基礎的同學都知道,棧 都是遵循著 后進先出 的原則。也就是說,在棧結構里,后面進棧的元素,將先出棧。
復習完基本概念,我們再來詳細這三個命令。
顯示目錄棧內容:dirs
首先是 dirs 。這個命令很簡單,就是顯示目錄棧的內容。它有以下三個常用選項:
選項含義-p每行顯示一條記錄-v每行顯示一條記錄,同時展示該記錄在棧中的index-c清空目錄棧
其中,-p 與 -v 選項的區(qū)別是,-v 選項將顯示每條記錄在棧中的索引,除此之外完全一樣。假如現在有一個目錄棧,我們來看看它里面有啥內容: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pwd
- /home/alvin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2
- 1 ~/test/dir1
- 2 ~/test/dir3
- 3 ~/test
請注意,最頂部的元素永遠跟當前目錄一致,如果你在其它目錄下查看目錄棧,第一個元素將對應發(fā)生改變。同理,如果你用后文介紹的 pushd 和 popd 來操作目錄棧的話,當前目錄將切換到目錄棧的第一個元素對應地址。
如果我們要清空目錄棧,直接使用 -c 選項即可。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ff]$ dirs -c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ff]$ dirs -v
- 0 ~/projects/blogdemos/diff
壓入目錄棧:pushd
每次 pushd 命令執(zhí)行完成之后,默認都會執(zhí)行一個 dirs 命令來顯示目錄棧的內容。pushd 的用法主要有如下幾種:
(1) pushd + 目錄
pushd 后面如果直接跟目錄使用,會切換到該目錄并且將該目錄置于目錄棧的棧頂。例子: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test]$ pushd dir1
- ~/test/dir1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pushd ../dir2
- ~/test/dir2 ~/test/dir1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pushd ../dir3
- ~/test/dir3 ~/test/dir2 ~/test/dir1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3
- 1 ~/test/dir2
- 2 ~/test/dir1
- 3 ~/test
(2) pushd (不帶任何參數)
pushd 不帶任何參數執(zhí)行的效果就是,將目錄棧最頂層的兩個目錄進行交換。前面我們已經強調過,目錄棧第一個元素與當前目錄是相關的,所以第一個元素發(fā)生改變時,當前目錄將對應切換,反之亦然。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3
- 1 ~/test/dir2
- 2 ~/test/dir1
- 3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pwd
- /home/alvin/test/dir3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pushd
- ~/test/dir2 ~/test/dir3 ~/test/dir1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pwd
- /home/alvin/test/dir2 #對應目錄發(fā)生改變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2
- 1 ~/test/dir3 #索引 0 和 1 的內容對調
- 2 ~/test/dir1
- 3 ~/test
(3) pushd +/-n
pushd +/-n 就是直接切換到對應索引值的目錄。注意,這里既可以用加號,也可以用減號。如果是加號的話,將從目錄棧由上往下數,而用減號的話,將從目錄棧由下往上數。
接下來就回到了我們本文開頭的問題,如果我們要在兩個或多個路徑很長的目錄之間頻繁切換,該如何操作?
- 首先,我們用 pushd + 目錄 的方式將這幾個路徑添加到目錄棧中;
- 然后,再用 pushd +/-n 在不同的目錄間快速切換。具體演示如下: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pwd
- /home/alvin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2
- 1 ~/test/dir3
- 2 ~/test/dir1
- 3 ~/test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2]$ pushd +2
- ~/test/dir1 ~/test ~/test/dir2 ~/test/dir3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pwd
- /home/alvin/test/dir1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1
- 1 ~/test
- 2 ~/test/dir2
- 3 ~/test/dir3
彈出目錄棧:popd
每次 popd 命令執(zhí)行完成之后,默認都會執(zhí)行一個 dirs 命令來顯示目錄棧的內容。popd 的用法主要有如下幾種:
(1) popd (不帶任何參數)
popd不帶任何參數執(zhí)行的效果,就是將目錄棧中的棧頂元素出棧。這時,棧頂元素發(fā)生變化,自然當前目錄也會發(fā)生相應的切換。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3
- 1 ~/test/dir1
- 2 ~/test
- 3 ~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3]$ popd
- ~/test/dir1 ~/test ~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1
- 1 ~/test
- 2 ~/test/dir2
(2) popd +/-n
將目錄棧中的第n個元素刪除。同樣的,加減號表示從上往下數,還是從下往上數。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1
- 1 ~/test
- 2 ~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popd +1
- ~/test/dir1 ~/test/dir2
- [alvin@VM_0_16_centos dir1]$ dirs -v
- 0 ~/test/dir1
- 1 ~/test/dir2
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「良許Linux」。良許,世界500強外企Linux開發(fā)工程師,公眾號里分享大量Linux干貨,歡迎關注!